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多晶硅项目完全投产后,使我国从根本上掌握顶级电子级多晶硅、电子级硅烷气和粒状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能耗低、工艺路线短、闭路循环、洁净生产等优势,所生产的电子级多晶硅和电子级硅烷气质量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不仅填补国内空白,也大幅提升了我省硅材料产业与三星项目的配套能力,使我省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先进、最完整的半导体生产制造基地。
难有一款产品、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能打遍天下。于正泰电源而言,新政之下,630、领跑者、国外市场等都将成为2018年订单来源的重要支撑。
在采访中,韩甲治时不时蹦出一个英语单词,并强调专注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坚持多区域发展不动摇,即坚持合理布局国内外多个市场。他预估,今年仅国际市场的订单至少900MW-1000MW,我们的新产品在美国市场非常受欢迎,目前看得见的订单已经有300MW,还有手里300-400MW的订单也在洽谈中。他解释,必须坚持多产业化经营。实际上,按照整个光伏行业发展轨迹,不论哪一个国家,成本不断降低,补贴也随之降低,企业不可能一直依赖国家补贴生存。
光伏概念股表现最为明显。受国内630市场和美国市场需求拉动,第二季度正泰电源发货还是蛮大的,而第三季度又是向美国发货高峰期,目前已经有不少订单在手上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对记者坚定地表示。
但多数能源央企认为每年30GW的新增装机足以支撑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新政出台让不少光伏企业心存疑虑,而这些企业没有看到行业未来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据王仲颖介绍,阿联酋近期招标的一个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折合人民币不到0.2元/kWh,发电组件用的中国企业产品,其土地、融资成本不到我国的1/5;丹麦,2017年,风电占全部消费电量的43%,2020年要实现50%的目标,丹麦能够达到这么高的风电消纳比例,主要是依靠北欧电网和欧洲电网的支持。我国有世界上最强、最先进的,遍布全国的电网,同丹麦和德国相比,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上升空间也是巨大的。
王仲颖认为,按现在的补贴模式走下去,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光伏市场规模化发展,只会让光伏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政策在倒逼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自身的技术,期待让成本降得更低。
规模由市场来决定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已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统计,去年光伏新增装机超过50GW,由于新政出台,很多人对今年光伏发展规模持悲观态度。很多人对新政存在误读,国家并没有限制光伏发电的规模,从长远角度看,光伏产业的市场非常可观,可以说是未来无限好。实际上,德国的光伏、丹麦风电的支持政策都在转变,虽然具体的措施不同,但大趋势是从政府的补贴逐步转向市场竞争。王仲颖对记者表示。
补贴退坡大势所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调整能源结构。政企双方需合力记者了解到,新政出台之后,由于不限制不需要补贴的光伏电站的规模,相关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尽快摆脱补贴,建设不需补贴的光伏电站我国有世界上最强、最先进的,遍布全国的电网,同丹麦和德国相比,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上升空间也是巨大的。这就是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底牌。
国家能源局日前已明确表态,要从五方面大力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一是要抓紧研究光伏发电市场化时间表路线图;二是要大力推进分布式市场化交易;三是要减轻企业负担,为光伏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四是要抓紧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落地实施;五是要多措施并举扩大消纳,进一步减少弃光限电。王仲颖认为,我国光伏市场规模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需要政府补贴的项目规模。
此次新政出台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补贴问题和如何将有限的补贴发挥出最大的产业发展支持效果,并不是要控制光伏产业发展的规模。补贴退坡大势所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调整能源结构。
王仲颖分析说:今年两会已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指出要调整能源结构,第一次是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第二次是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但多数能源央企认为每年30GW的新增装机足以支撑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这部分规模取决于政府的补贴额度,目前看,政府的补贴额度已经没有扩大的空间了,基本到顶了,如果能够采取竞争的措施,鼓励先进技术,这部分的发展规模到年底有可能超过预期,所以,531新政对这部分的规模增长是有利的;第二部分是不需要政府补贴的项目规模。王仲颖说:我国的光伏产业存在融资成本高、土地利用成本高,以及省间消纳利益壁垒等问题,这恰恰是政府进行全面深化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在中高速的增长期,能源消费量还将继续增长,要调整能源结构,不仅存量要靠绿色能源,增量部分更是需要绿色能源的保障,所以,像光伏这样的绿色能源存在更多发展机遇,未来的光伏市场不会萎缩,只会越来越大。王仲颖认为,按现在的补贴模式走下去,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光伏市场规模化发展,只会让光伏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让具备先进技术的企业拿到补贴,让有限的补贴做出最大的规模。同样,光伏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在体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由此可见,我国的光伏产业未来发展依然有强劲的动力和后劲儿,正如王仲颖所说:只要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光伏未来的发展必将无限美好。从调整能源结构和增加清洁能源供给的角度看,企业有多大能力,能做多大就做多大,这部分规模做得越大越好。
实际上,从光伏产业发展的自身历程来看,特别是在过去5年,组件成本大幅度下降,据一些光伏企业家讲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如果不考虑技术外的成本,例如省间消纳利益壁垒、土地成本和融资成本,光伏电站在1-2年内即可平价上网。据王仲颖介绍,阿联酋近期招标的一个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折合人民币不到0.2元/kWh,发电组件用的中国企业产品,其土地、融资成本不到我国的1/5;丹麦,2017年,风电占全部消费电量的43%,2020年要实现50%的目标,丹麦能够达到这么高的风电消纳比例,主要是依靠北欧电网和欧洲电网的支持。
政企双方需合力记者了解到,新政出台之后,由于不限制不需要补贴的光伏电站的规模,相关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尽快摆脱补贴,建设不需补贴的光伏电站。实际上,德国的光伏、丹麦风电的支持政策都在转变,虽然具体的措施不同,但大趋势是从政府的补贴逐步转向市场竞争。规模由市场来决定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已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统计,去年光伏新增装机超过50GW,由于新政出台,很多人对今年光伏发展规模持悲观态度。很多人对新政存在误读,国家并没有限制光伏发电的规模,从长远角度看,光伏产业的市场非常可观,可以说是未来无限好。
王仲颖向记者表示。政策在倒逼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自身的技术,期待让成本降得更低。
《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业内简称新政)出台之后,光伏圈很多人都慌了,大多数人看到的新政只有降补贴、降规模和降电价,似乎光伏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对记者坚定地表示。一定要让最优秀的企业通过竞争的方式得到补贴,让补贴的钱用在刀刃上。
新政出台让不少光伏企业心存疑虑,而这些企业没有看到行业未来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王仲颖对记者表示。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我国的光伏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那么就以德国为例,国土面积与我国四川省不相上下,人口8000多万,德国目前光伏装机超过40GW,到2020年的目标是52GW,我国大部分省份的资源都不比德国差,如果我们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能达到德国这样的水平,还愁能源结构调整不了吗,可以想象,未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空间是巨大的电池片电池片走势与硅片相同,常规单晶、单晶PERC在630结束以前订单都尚有支撑,价格除了国内单晶PERC普遍降至每瓦1.55元人民币左右以外,其他并未出现明显变动,且已陆续开始洽谈七月订单。
多晶电池片价格随硅片呈剧跌走势,本周价格来到每瓦1.051.1元人民币、0.146-0.15元美金,先前倚靠中国内需订单的多晶电池片厂由于订单量急冻,面临更加险峻的挑战。然而先前有库存积压的美国市场,因厂商有跌价损失压力,开始降价出清库存,使得美国市场组件价格比其他海外市场更快反应了价格的下跌走势。
致密料则因为单晶硅片目前仍维持较高的开工率,使得本周致密料跌幅仍小于菜花料,价格大多仍守住每公斤100元人民币的关卡。硅料受到多晶硅片厂开工率持续下修,以及硅片企业手上仍有硅料库存的影响,菜花料价格持续呈现量小价跌的情况,本周已来到每公斤80-90元人民币。
本周国内多晶硅片价格虽然持续下跌,但跌幅已比上周缩小,目前国内价格来到每片2.42.5元人民币之间;海外虽仍没有太多新成交订单,但价格在这周补跌,已来到每片0.32-0.34元美金,跌幅高达13%。主要取市场上最常成交的众数资料作为均价(并非加权平均值)、但每周根据市场氛围略有微调。